:::
走進日本時代畢業紀念冊:學校儀式篇-封面圖片

走進日本時代畢業紀念冊:學校儀式篇

2020-12-11
許佩賢、陽智寧

 

運動會、修學旅行和學藝會是日治時期學校最重要的三大儀式性活動,當時稱為「學校行事」。這些儀式性活動通常被賦予包括強健身體、團隊合作、成果展演等特別的教育目的,其重要性並不小於課堂上的教學;另一方面,因為與日常的課程相比,這些儀式性活動是校園生活中的「非日常」,因此特別受到學生的喜愛,也是畢業前夕回顧學校生活的重要片斷,而經常出現在畢業紀念冊中。許多學校儀式,雖然歷經許多變化,但仍然跨越幾個世代,一直延續到當代的學校。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認識這些學校儀式性活動的歷史吧。

 

 

運動會

1896年12月12日,臺北市士林國小的前身國語學校第一附屬學校學生起個大早,在老師們的率領下,由學校走到和尚洲(蘆洲)進行「遠足運動」。差不多同時期的日本本國,流行的學校運動會便是帶學生從學校走路到稍遠的地方,在該地舉行運動競賽,同時達到行軍、健身、郊遊的目的。因此,這一次的活動或可說是臺灣近代學校運動會的先聲。

不久後,和現在類似、以競技為主的運動會形式便出現在臺灣的學校中。1897年11月,國語學校四所附屬學校在大龍洞廣場舉行聯合運動會。這次運動會共有400多名學生參加,典禮開始時,先合唱國歌「君之代」,然後全體整隊、體操表演,之後以各學校為單位開始各種競賽,有奪旗賽跑,一人一腳賽跑、二人三腳賽跑、障礙賽跑、運球賽跑、拔河、跳高等各項競賽,比賽結束後由校長頒發書籍、地圖等獎品給優勝者,分享點心,最後在三呼萬歲中結束。

運動會在近代學校成立後,很快就成為學校的固定活動。每年為了運動會的表演或比賽,無論是大會操或是各項競賽,都歷經反覆的練習、排演,成為學生身體記憶的一部分;而每年不間斷的固定活動,也提供了規律化的身體感,成為眾多學生共同的身體經驗。對學生而言,運動會雖然是身體的規訓場域,但也是暫時從「日常」解放出來的「非日常」時空,在運動場上可以比平常更加自由活動身體,可以大叫幫忙加油,還可以得到各種點心、獎品,由此可以看到運動會具有的兩面性意義。

此外,運動會不僅是學校內部的體育活動,它也向地方社會開放,鼓勵民眾來參觀,拉近民眾與學校的距離,尤其是在近代學校建立之初,運動會是學校向地方民眾展示自己作為文明代理人的最好宣傳。日治初期的報導經常提到,每次運動會結束後,就學人數就會提升,地方人士的捐款也增加,「公學校的運動會和電影、幻燈欣賞等活動一樣,是普及教育思想的利器」。

這樣固定下來的運動會,其基本形態是一連串的競賽。競賽有個人的競賽、也有團體的競賽,其中又以團體競賽更受到重視。大隊接力、拔河、二人三腳等運動會基本項目都強調團體合作,強調集團內部的協調、合作,以與外部的集團競爭。這種競爭結構是多層次的,同一班級內不同隊伍相互競爭,但對外也要團結以與別的班級競爭;同一校內不同班級互相競爭,但對外也要團結以與別的學校競爭。透過與他者集團競爭,反過來強化內部的向心力,這種同調集團往上延伸,是以國家為頂點,這種競爭與團結的多重構造,從結果來說有強化對國家向心力的效果。

 

圖片女學校拔河比賽照片/ 臺史博 2006.002.1492 昭和十三年度私立臺南長老教女學校畢業紀念冊
女學校拔河比賽照片/ 臺史博 2006.002.1492 昭和十三年度私立臺南長老教女學校畢業紀念冊

圖片公學校運動會障礙賽跑照片/ 臺史博 2001.001.0086 臺北市日新公學校第16屆畢業紀念冊
公學校運動會障礙賽跑照片/ 臺史博 2001.001.0086 臺北市日新公學校第16屆畢業紀念冊

 

修學旅行

所謂的修學旅行,從字面上來看,就是指有教育(修學)目的的旅行,因此現在臺灣也使用「教育旅行」一詞。從這個意義來說,1896年國語學校第一附屬學校到蘆洲的「遠足運動」,或許也可以說是臺灣修學旅行的先聲。在明治初期的日本,修學旅行和「遠足」都是指帶學生到戶外遊覽、參觀、健行的活動,後來才逐漸分開,「遠足」表示當日往返的活動,而修學旅行則是指要過夜的活動。

在臺灣,第一次使用修學旅行的名稱,出現在1897年7月,國語學校學生到日本本國的修學旅行,以該校臺灣人學生為多數,共25名學生在學校老師的率領下,到神戶、大阪、京都、奈良、伊勢神宮及東京等地遊覽了50日左右。

不同層級的學校,因應學生年紀、家庭環境等不同,修學旅行會有不同的安排。公學校大部分的修學旅行是在臺灣島內,可能南部學校到北部旅行,北部學校到中南部旅行;小學校及中等以上學校,除了島內旅行之外,大多會安排日本本國的修學旅行(稱為內地旅行)。時期不同也有影響,1930年代以後,部分學校會安排前往同在日本帝國勢力範圍內的滿洲、朝鮮、中國南方等地修學旅行。

從臺灣到日本或朝鮮、滿洲的旅行,則多搭乘輪船,因此在畢業紀念冊中,經常會看到學生們在輪船上的照片。內地修學旅行程,最常見的是在東京參訪皇居,在二重橋前留影;其次是伊勢神宮;其他如奈良大佛、鎌倉大佛名勝等也是畢業紀念冊中常出現的風景。

 

圖片公學校郊外遠足於溪邊合照 / 臺史博 2009.008.0049 臺北市大橋公學校第13屆畢業紀念冊
公學校郊外遠足於溪邊合照 / 臺史博 2009.008.0049 臺北市大橋公學校第13屆畢業紀念冊

圖片阿里山修學旅行照片/臺史博 2006.002.1492 昭和十三年度私立臺南長老教女學校畢業紀念冊
阿里山修學旅行照片/臺史博 2006.002.1492 昭和十三年度私立臺南長老教女學校畢業紀念冊

圖片學童於阿緱製糖所的瑞竹前合影/臺史博 2001.001.0086 臺北市日新公學校第16屆畢業紀念冊
學童於阿緱製糖所的瑞竹前合影/臺史博 2001.001.0086 臺北市日新公學校第16屆畢業紀念冊

圖片中學校師生於高砂丸甲板合照 /  臺史博 2005.008.1480 嘉義中學校第12屆畢業紀念冊
中學校師生於高砂丸甲板合照 / 臺史博 2005.008.1480 嘉義中學校第12屆畢業紀念冊

圖片師生於廣島留影,背景為巖島神社/ 臺史博 2005.008.1484 嘉義農林學校第14屆畢業紀念冊
師生於廣島留影,背景為巖島神社/ 臺史博 2005.008.1484 嘉義農林學校第14屆畢業紀念冊

 

學藝會

學藝會一般說來是讓學生發表日常學習成果,邀請家長來參觀的活動。關於日本本國小學校的學藝會起源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種說法是因為明治以後,學校的主要活動就是考試,到了1900年代,逐漸出現偏重智育的批判,因此,不用考試的方式,而以學業練習會、兒童談話會為名,讓兒童在這些活動中發表平常的學習成果。另一種說法是,約1890年代左右,學校為了加強與家庭的聯絡,便透過學業練習會、兒童談話會等活動,邀請家長到學校參觀兒童的學習成果。無論哪一種說法,都可以看到這些不同名稱的活動,後都逐漸統稱為學藝會,學藝會的名稱與活動形式逐漸固定下來,成為學校的三大行事之一。

臺灣在1900年代即出現「學藝會」的名稱,但同時也有兒童學術演習會等不同名稱,約1910年代中期以後,「學藝會」之名逐漸確立。日本統治前期公學校的學藝會,可以看到國語(日本語)問答、漢文朗讀、計算表演等節目,可見一開始學校老師確實把學藝會當成學校各科目教學成果的展現。1920年代以後,開始變成以舞蹈、唱歌、戲劇表演為主的活動,而且越來越重視舞台裝置、服裝道具等安排,雖然仍然可以說具有教育目的,但娛樂表演的性質愈發顯著。1928年時,太平公學校表示自己辦學藝會的目的在於「陶冶兒童美感,並培養其興趣」,大龍峒公學校則說學藝會目的是「獎勵學業及美感陶冶」,可以看到各校不約而同強調「美感」,也就是重視唱歌、舞蹈等活動的美育成果。

 

學藝會的舉行多選在特別的日子,有許多學校選在農曆春節舉行學藝會,可能有鼓勵學生在春節也到學校的用意。但更常見的是選在臺灣神社祭(10月28日)、始政記念日(6月17日)、紀元節(2月11日)、陸軍或海軍記念日(3月10日及5月27日)等國家紀念日,學校行事和國家行事重合。

和運動會一樣,學藝會開放讓家長、地方人士參觀,藉機向地方社會展示新式教育的成果,可以說是學校與地方社會連結的重要機制。另一方面,對學生來說,學藝會是學校日常生活中的「非日常」,本身即相當有吸引力。而能夠上台表演,對兒童來說也是難以忘懷的經驗。表演的內容,大多是取材自國語讀本或是日本傳統故事,如桃太郎等,但也有些老師會指導學生表演睡美人的西方童話,對兒童來說是非常新鮮的文明體驗。一位70幾歲的女士,在日後回憶起公學校時代的學藝會時,她說:「我還記得當時我演的角色,說的話、唱的歌,和跳的舞。那時候我們要花很多時間去排練……但我對遊藝會的情景,到現在都還印象深刻,非常懷念。」

圖片公學校學藝會照片(戲劇表演)/臺史博 2005.008.1484 昭和十二年臺南市港公學校畢業紀念冊
公學校學藝會照片(戲劇表演)/臺史博 2005.008.1484 昭和十二年臺南市港公學校畢業紀念冊

 

翻開日本時代的畢業紀念冊,幾乎每一本都可以看到運動會場上整齊的體操隊伍和修學旅行途中笑開懷的少年少女,還有偶爾出現在學藝會舞台上盛妝打扮的故事人物。一頁頁的泛黃照片,青春正無敵。

:::
文化部 LOGO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LOGO

電話:06-356-8889

傳真:06-356-8895

最佳瀏覽狀態:螢幕解析度1280x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