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進畢業紀念冊的影像世界〔嘉義市篇〕-封面圖片

走進畢業紀念冊的影像世界〔嘉義市篇〕

2020-12-16

文字: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許佩賢教授團隊 /  繪圖:Dofa

 

企劃說明

嘉義市是臺灣南部的重要城市之一,在日本時代中經歷了近代都市化的過程,在這波發展過程中,教育機關的設置成為都市繁榮的指標。不過,歷經戰亂與政治、經濟需求的調整,許多城市的記憶已無從追尋,慶幸的是,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蒐藏許多日本時代臺灣各地的學校畢業紀念冊,讓我們有機會透過學生的角度觀看日本時代的嘉義市風景,現在請跟著我們的腳步,一起走進當時學生的生活空間。

走讀地圖線上清晰版本:https://reurl.cc/r8yLrO

 

走讀地點

圖片

 

嘉義火車站

嘉義火車站(嘉義驛)初建於明治34年(1901),站房起初為木造平房。自從大正1年(1912)12月起銜接阿里山森林鐵路,大正3年(1914)阿里山鐵路開放客運服務後,帶起一觀光旅遊和登山的熱潮,也使得嘉義驛的旅客人數增加。

昭和5年(1930)時,由於車站空間不敷使用以及木構建築遭白蟻蛀蝕等原因,嘉義驛開始進行改建,最後於昭和8年(1933)7月完工,為鋼筋水泥材料的二層建築,完工當時還設有當時第一座的收費廁所服務(有料便所),可以說是當時最有近代感的交通設施。

日本時代的臺灣除了西部縱貫線鐵路可以作為旅行的交通路線外,在城市與鄉村間最常使用的通勤工具還有製糖公司的輕便鐵道路線,當時的嘉義火車站連接了兩條載客的私營輕便鐵道路線,即明治製糖會社的「嘉義–朴子」線以及大日本製糖會社的「嘉義–北港」線,其中北港線的路線由於經過新港到達北港,亦成為信眾前往新港奉天宮、北港朝天宮進香的重要路線。

除了鐵道運輸外,在嘉義市區內移動時,則有市營巴士可以搭乘。嘉義市的市營巴士是由嘉義地方振興協會(1935年由嘉義市役所出資設立)。除了市區路線外,還開設嘉義至北港、小梅、番路、關子嶺、竹崎等市街的路線。

 

圖片嘉義農林學校學生返鄉景況 / 臺史博 2006.009.0088 嘉義農林學校第13屆畢業紀念冊
嘉義農林學校學生返鄉景況 / 臺史博 2006.009.0088 嘉義農林學校第13屆畢業紀念冊

圖片嘉義商業學校的通勤學生合照 / 臺史博 2010.015.0199 嘉義商業學校第1屆畢業紀念冊
嘉義商業學校的通勤學生合照 / 臺史博 2010.015.0199 嘉義商業學校第1屆畢業紀念冊

圖片嘉農學生乘坐巴士照片/ 臺史博 2006.009.0087 昭和十一年嘉義農林學校住宿生畢業紀念冊
嘉農學生乘坐巴士照片/ 臺史博 2006.009.0087 昭和十一年嘉義農林學校住宿生畢業紀念冊

圖片嘉義市榮町(今中山路)的公車站牌/臺史博 2006.009.0088 嘉義農林學校第13屆畢業紀念冊
嘉義市榮町(今中山路)的公車站牌/臺史博 2006.009.0088 嘉義農林學校第13屆畢業紀念冊

 

中央噴水池

中央噴水池是嘉義的著名地標,建造的時間約為1914-1915年間,即嘉義市街水源及給水鐵管敷設工程完成之際。

中央噴水池連接了嘉義市街的重要道路,如:在日本時代被稱作「大通」的中山路,是嘉義市最繁榮的地段,將官廳(嘉義市役所、嘉義稅務出張所)、郵局、金融機關(羅山信用組合、臺灣銀行嘉義支店)以及學校(嘉義農林學校),往南沿著文化路可以接到本島人商店街,俗稱二通的中正路。中央噴水池至1970年,因中山路拓寬工程,在嘉義市長許世賢的任內改建為七彩噴水池,並且在噴水池中央處豎立一座孫中山雕像,2014年則更換成嘉義農林學校棒球隊的吳明捷選手雕像。

1935年時,為了配合始政四十周年臺灣博覽會,以及推動新高阿里山國立公園的設置,嘉義市市尹川添修平於中央噴水池處建立了一座約36公尺的巨型霓虹廣告塔(ネオン塔),並由日本的味之素(味の素)商店負擔維持費用,塔上掛有「新高阿里山登山口」的標誌,這座廣告塔在1941年的時候,因為市民陳情希望恢復噴水池的原貌而拆除。

圖片大正年間的中央噴水池景象 / 臺史博 2006.008.0083  臺灣寫真帖(1914-1915)
大正年間的中央噴水池景象 / 臺史博 2006.008.0083 臺灣寫真帖(1914-1915)

圖片嘉義市榮町夜景與霓虹塔 / 臺史博 2005.008.1484  嘉義農林學校第14屆畢業紀念冊
嘉義市榮町夜景與霓虹塔 / 臺史博 2005.008.1484 嘉義農林學校第14屆畢業紀念冊

 

兒童遊園地

嘉義兒童遊園地位於嘉義公園內,嘉義公園設立於1911年,由當時嘉義區長蘇孝德倡議建立,所屬土地原為嘉義廳農會所屬農場,取得用地後擴建為1萬6千多坪的公園。進入1930年代以後,市民對公共設施的需求增加,市役所決定於嘉義公園內為學童增建遊樂設施,即「兒童遊園地」,設備包括:花園、噴水池、泳池、沙坑、平衡木、搖搖椅以及動物籠等,遊園地於昭和9年(1934)6月3日對外開放,入園費為5錢,是當時學生與民眾休閒娛樂的重要場所。

嘉義公園於2011年指定為文化景觀,園區內尚留有清代及日本時代的碑碣及遺留物。

 

全臺灣的兒童遊園地

日本時代臺灣總共出現過14座以「兒童遊園地」為名的休閒設施。

臺北市:北投公園兒童遊園地、臺北公園兒童遊園地、下奎府町兒童遊園地、圓山動物園附屬兒童遊園地。

新竹市:新竹市兒童遊園地。

臺中市:幸町兒童遊園地、臺中市兒童遊園地。

彰化市:彰化公園兒童遊園地。

嘉義市:嘉義市兒童遊園地。

臺南市:臺南公園兒童遊園地、花園兒童遊園地、汐見町兒童遊園地。

屏東市:屏東公園兒童遊園地。

花蓮市:花崗山公園兒童遊園地。

整體而言,1920年以前的「兒童遊園地」主要以靜態公園的形式出現,往後隨著需求的而調整結合「運動」、「戲水」以及「遊憩」的綜合性場地。

 

夜間開放的兒童遊園地

嘉義市兒童遊園地從1934年7月開始,不定期延長開放時間,原本遊園地僅開放至下午六時,不過為配合學童暑期假日和一般民眾避暑休閒的需求,於夜間開放入園,並且會定期舉辦電影放映和表演活動,成為1930年代嘉義市民的重要休閒場所。

圖片兒童遊園地夜間景象 / 臺史博 2006.009.0088  嘉義農林學校第13屆畢業紀念冊
兒童遊園地夜間景象 / 臺史博 2006.009.0088 嘉義農林學校第13屆畢業紀念冊

 

嘉義神社

嘉義神社位於嘉義公園地東側高地,建築體共有兩代,第一代神社由當時的嘉義廳長津田毅一(1869-1937)發起,大正1年(1912)12月獲得臺灣總督府核准,由名古屋工匠伊藤滿作來台參與施作,於大正4年(1915)10月完工,社格為縣社。經過二十年後,由於社殿受到白蟻蛀蝕,嘉義神社以鎮座二十周年為由,向嘉義市以及周遭六個郡的居民募款改建,昭和11年(1936)聘請內務省神社局的本鄉高德博士來台,規劃改變社殿方位,並重新建造拜殿、幣殿、神饌所、祭器庫、神器庫、儀式殿、手水舍等設施,工程遲至昭和19年(1944)1月竣工。戰後,嘉義市政府於1949年將神社建築改建為忠烈祠使用,並在社殿旁新建房舍出借給國軍作為八二八醫院使用至1987年歸還,原有的社務所於1993年修復完成後,轉作「嘉義史蹟館」使用,1995年忠烈祠發生大火,主殿遭到焚毀後,嘉義市政府於原地建造射日塔,而遺存的齋館、社務所被指定為市定古蹟。

 

〔補充說明〕

關於神社的空間,首先神社有一定的規格,入口處需設置「鳥居」,作為進入神域的入口,另設有「參道」連接「本殿」或「社殿」,參道旁會設有「手水舍」及「社務所」,前者提供參拜者淨手及漱口的用途,後者則是神職人員的辦公室。

另外,關於神社的「社格」,指的是二次大戰前日本神社的等級與規格,依照奉祀幣帛的對象身份可分為官幣社(由日本宮內省奉祀)、國幣社(由日本國庫奉祀)、地方諸社(地方公共團體如:府縣、町村奉祀)以及無格社(無接受幣帛金挹注)四大類。

日治時期臺灣的神社以官幣社、地方社與無格社為主,其中接受政府資金挹注的官幣社以及地方社設有具備公務員身分的神職人員,官幣社(臺灣神社)的神職人員有「宮司」、「禰宜」、「主典」,而地方社則是設置「社司」、「社掌」。要取得神職人員的任用資格必須通過考試(神職試驗),考試科目包括:道義(倫理道德)、史學(日本史)、國文(日文)、法制、祭式以及口試。

 

學生的神社參拜與勞動服務

日本時代的學校教育要求學生具備「尊君愛國」的價值觀,嘉義市內學生在教育當局的安排下須定期參拜神社,而外地師生來到嘉義亦將嘉義神社作為必訪的景點。從當時的報紙記載可看出,中等學校的新生入學時會安排新生進行參拜,市內的小、公學校則是在暑期假日安排集體參拜。

嘉義神社境內占地共一萬四千坪,養護工作無法單靠神職人員和市役所的人力,因此必須動員市內各級學校的學生進行除草和環境清潔,於1932-1945年間擔任嘉義神社社司的長束有鄰曾提到:神社的環境有賴市內學校師生的協助,甚至在冬天的早晨還會看到學生前來清掃,這些行動令他心存感激。

圖片嘉義高女學生參拜照片 / 臺史博 2010.015.0194  嘉義高等女學校第12屆畢業紀念冊
嘉義高女學生參拜照片 / 臺史博 2010.015.0194 嘉義高等女學校第12屆畢業紀念冊

圖片嘉義高女學生清掃神社環境 / 臺史博 2010.015.0194  嘉義高等女學校第12屆畢業紀念冊
嘉義高女學生清掃神社環境 / 臺史博 2010.015.0194 嘉義高等女學校第12屆畢業紀念冊

 

嘉義製材工場

1910-12年間阿里山林業鐵路逐步通車後,阿里山的原木得以運送下山,為了因應木材加工的商業需要,1914年12月由高山節繁技師設計建造的嘉義製材工場落成啟用,包括貯木池、動力室、起重機以及輸送帶等設施,隨後民間的製材工場出現後,嘉義的北門城外逐漸成為「林業村」的發展型態。製材工場在1941年的中埔大地震毀損遭到拆除,官方重新起造第二代的製材工場,一直使用至1963年阿里山停止直營伐木為止,停止運作的工場曾一度被民間租用作為竹材工藝品加工廠,2002年公告指定為歷史建築,並由林務局進行修復工作,並於2019年開放民眾參觀。

 

產業聚落的形成

日本時代官方加工過的木材是由指定交易的方式銷售,營林局給予指定業者牌照,得以購買官營的木材,而獲得指定商店的業者便在製材工場的周圍設立自己的工場或倉庫,逐漸形成木材產業聚落,當時著名日本企業如:植松木材株式會社、天龍木材株式會社都在嘉義設立據點,臺籍商店則有趙石君的榮發木材商行以及陳悅的嘉義木材合資會社、蘇友讓的德豐商行等商號。

 

嘉義市的文化風景:貯木池

來到嘉義製材工場,就不能忽略場區內的巨大貯木池,這座池塘又名「杉池」,用來浸泡從阿里山運送下來的原木,日本時代及戰後初期,遊客與學生畢業旅行通常會安排至此一遊,並以起重機「天車」作為背景拍照留念,而這座池塘亦是嘉義市民眾休閒的去處,雖然今日由於阿里山伐木活動的結束,大部分的水域已經填平,我們仍可以透過影像史料來窺視這座曾經興盛的文化景觀。

圖片嘉義製材工場儲木池照片 / 臺史博 2001.008.0027  林久三《阿里山新高山景色寫真帖》
嘉義製材工場儲木池照片 / 臺史博 2001.008.0027 林久三《阿里山新高山景色寫真帖》

圖片製材工場為嘉農學生的見習地 / 臺史博 2005.008.1484  嘉義農林學校第9屆畢業紀念冊
製材工場為嘉農學生的見習地 / 臺史博 2005.008.1484 嘉義農林學校第9屆畢業紀念冊

 

北門車站

北門驛興建於明治41年(1908),為阿里山森林鐵路的運材終點站。大正7年(1918)起阿里山森林鐵路增加了客運服務,運材列車後方加掛客車車廂,供沿線居民以及登山者搭乘,北門驛也成為通勤列車的停靠站之一。

日治時期臺灣眾多的森林鐵道路線中,最負盛名者為阿里山森林鐵道,這是因為它是唯一以「登山鐵路」的方式運送木材,其它的鐵道則是以「集材索道」的方式來搬運。

阿里山森林鐵路的建設,最早在1903年,由東京大學林學教授河合鈰太郎(1865-1961)規劃選線,翌年送日本國會審理, 1906年阿里山鐵路交由藤田組開始施工,然而在1908年因為資金不足而告中斷,1909年經過臺灣總督府履勘後決定改為官營,1910年臺灣總督府接手興築阿里山鐵路,不到3年的時間,1914年月3月,阿里山主線的鐵路正式宣告完工。阿里山森林鐵路於戰後持續使用,待1960年代停止伐木事業後,調整為觀光鐵路,延續其使用的價值。

圖片嘉農師生於玉山山頂合照  / 臺史博 2005.008.1483  嘉義農林學校第20屆畢業紀念冊
嘉農師生於玉山山頂合照 / 臺史博 2005.008.1483 嘉義農林學校第20屆畢業紀念冊

:::
文化部 LOGO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LOGO

電話:06-356-8889

傳真:06-356-8895

最佳瀏覽狀態:螢幕解析度1280x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