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郊外漫遊:臺北近郊的修學旅行路線-封面圖片

郊外漫遊:臺北近郊的修學旅行路線

2020-12-21

 

文字: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許佩賢教授團隊  /  繪圖:Dofa

 

企劃說明

在本次的企劃中,本執行單位從《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創立滿第三十年記念誌》的記載內容發現,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設計一年級學生修學旅行的過程中,考量到不能過夜以及交通便利性等因素,而選擇臺北近郊的士林到北投間的景點,這些景點可以搭乘淡水線鐵路以及小型巴士到達,可讓學生充分體驗到戶外旅行的樂趣,因此決定參照臺灣歷史博物館的日治時期畢業紀念冊以及其他影像資料,重新規劃了士林至北投間的郊外遠足的路線,希望各界朋友們可以透過這張走讀地圖,拜訪這些文化資產。

 

走讀地圖線上清晰版本:https://reurl.cc/9XMq9j

 

景點說明

 

圖片

臺灣神社

現在的臺灣人,應該很少人沒聽過圓山大飯店,但想必很多人不知道,中國宮殿風格的圓山大飯店所在位置,在日本時代其實是滿滿日本風的臺灣神社。由於改建過程中,神社的遺跡完全沒有被保留,再加上戰後很長一段時間反日、反帝國主義的政治意識,在改朝換代的過程中,這段歷史就逐漸被新的記憶所取代。正是因為神社的政治意涵,使它成為全臺灣修學旅行的必去景點。

臺灣神社(日治末期改為臺灣神宮)創立於1900年,列格為官幣大社,於1901年10月27日完成鎮座。神社建築由東京帝國大學教授伊東忠太(1867-1954)負責設計,由臺灣總督府技師片岡淺次郎負責監造。

臺灣神社的例祭日為10月28日,這一天是主祭神北白川宮能久親王1895年率軍接收臺灣過程中在臺灣過世的日子,在日本時代是臺灣總督府的表定假日。當天臺灣總督通常會帶領各級官員到臺灣神社參拜,臺北市的居民也會在臺北公園(今二二八紀念公園)舉行各種活動,各級學校則有固定的儀式來紀念這個節日。

1935年由於社殿遭白蟻蛀蝕嚴重,臺灣總督府遂向日本政府提出改建申請,後來於原址東邊,即今日圓山聯誼會附近建造第二代神社。第二代神社由日本內務省的小川永一技師設計,臺灣總督府技師井手薰負責監造,這次的營造工程還包括了兩項附屬設施,分別是1938年完工的國民精神研修所(今海軍國防司令部)以及1942年完工的臺灣護國神社(今臺北忠烈祠)。

圖片臺北家政女學校於鳥居前合照/ 臺史博  2006.002.0674 臺北家政女學校技藝科第1屆畢業冊
臺北家政女學校於鳥居前合照/ 臺史博 2006.002.0674 臺北家政女學校技藝科第1屆畢業冊

芝山巖惠濟宮

若您在搜尋引擎上輸入「士林芝山岩」,網頁跳出來的結果可能會有「芝山岩」、「芝山巖」兩個字彙交互出現,令人眼花撩亂。

「芝山岩」本來指的是士林石角的一座小山崗,而「芝山巖」通常指乾隆年間建造完成,主祀觀音菩薩的芝山寺。芝山寺旁邊還有主祀開漳聖王的惠濟宮,到了道光年間民眾又於惠濟宮後面捐建文昌祠。同治7年(1868),當地紳民將三個建物改建合祀,稱作「芝山巖惠濟宮」。

1895年日本領有臺灣以後,臺灣總督府首任學務部長伊澤修二於該年7月在惠濟宮設立芝山巖學堂,招募士林街士紳子弟來接受日本語教育,首屆學生有潘光楷、柯秋潔、潘光櫧、陳兆鸞、潘光明、潘迺文等六人。芝山巖學堂後來被視為臺灣近代教育的起點。

圖片士林芝山巖的鳥瞰照 / 臺史博 2010.015.0190  臺北第二師範學校演習科第一屆畢業紀念冊
士林芝山巖的鳥瞰照 / 臺史博 2010.015.0190 臺北第二師範學校演習科第一屆畢業紀念冊

圖片公學校師生於芝山巖遠足照片/ 臺史博 2009.008.0007 臺北市大橋國民學校第14屆畢業冊
公學校師生於芝山巖遠足照片/ 臺史博 2009.008.0007 臺北市大橋國民學校第14屆畢業冊

學務官僚遭難之碑

位於芝山巖惠濟宮的東側,有一座由伊藤博文(1841-1909,當時擔任內閣總理)手書的「學務官僚遭難碑」。1896年元旦發生所謂的「芝山巖事件」,有六位日本人教師被殺,後來被稱為「六氏先生」。他們的姓名分別是:平井數馬(熊本縣)、桂金太郎(熊本縣)、楫取道明(山口縣)、井原順之助(山口縣)、中島長吉(群馬縣)、關口長太郎(愛知縣)。

 

芝山巖事件

根據日本官方的紀錄,當日清晨六名教師原計下山前往臺北賀年,來到劍潭的渡船頭時,發現無船可渡,便折返士林街上向警察署打探消息。警察署告知正值動亂,要求他們留在署內,但他們堅持要返回芝山巖學堂。當日中午左右,學堂遭到抗日人士闖入,連同工友小林清吉在內的七名日籍成員遭到殺害。事發三日後,臺灣總督府接獲通報,得知此事件,展開大規模的搜捕與處刑,當時的士林街保良局長潘光松也受到連累。

 

殖民地教育的聖地

「芝山巖事件」發生以後,總督府將這次事件包裝為教育神話,宣揚「六氏先生」為了教育臺灣人而犧牲自己的美談,一方面鼓勵來臺的日本人教師們學習「芝山巖精神」犧牲奉獻,另一方面,將此故事收入公學校課本中,向臺灣人兒童展示日本為教育臺灣人而付出了重大犧牲。其後總督府當局陸續建造了「學務官僚遭難碑」(1896)、「中島長吉氏碑」(1897)、「故關口長太郎君碑銘」(1904)、「亡教育者招魂碑」(1905)、「故教育者姓名碑」(1905),每年舉辦教育相關的記念活動,以延續芝山巖事件的教化意義。1925年總督府決定建造「芝山巖神社」(即今日雨農閱覽室位置),以2月1日為例祭日,芝山巖成為了殖民地臺灣教育的聖地。戰後這些石碑陸續遭到人為破壞棄置,今日我們所看到的石碑,是1995年臺北市士林國小舉辦百年校慶期間,將其復舊修造而成。

圖片公學校師生於碑林前合照 / 臺史博 2009.008.0007 臺北市大橋國民學校第14屆畢業冊
公學校師生於碑林前合照 / 臺史博 2009.008.0007 臺北市大橋國民學校第14屆畢業冊

士林公學校

士林公學校(今臺北市士林國小),前身可追溯至1895年設立的「芝山巖學堂」,1898年《臺灣公學校令》發布後,改名為「八芝蘭公學校」,並遷至現址,1921年改名為「士林公學校」。除建校甚早以外,士林國民小學的校史館完整蒐藏了日本時代的學校簿冊,例如學校沿革誌、校務日誌、履歷書以及影像照片,是了解日本時代學校運作實況的好線索。

值得一提的是,士林公學校並非旅遊景點,但是對於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來說,卻有著獨特的意義,這是因為在第三高女成立之初,暫無校舍可用,因此短暫借用士林公學校的教室來進行教學,因此學校在規劃第一學年修學旅行的行程,會將士林公學校放入參訪地點。

 

圖片士林公學校校景/ 臺史博 2001.008.0074  臺北市士林公學校第35屆畢業紀念冊
士林公學校校景/ 臺史博 2001.008.0074 臺北市士林公學校第35屆畢業紀念冊

草山眾樂園

草山是陽明山的舊名,位於七星山與紗帽山所圍繞的峽谷盆地,海拔443公尺,幽靜嫻雅,是著名的溫泉勝地。草山沿途的風景美不勝收,過了士林的水稻田,從石角附近開始爬坡,上山後可俯視廣大的台北平原。

草山的觀光發展得益於1923年皇太子裕仁來台巡視(「東宮行啟」)。為迎接皇太子,臺北市開始修築臺北市區至士林、士林至草山以及草山經紗帽山至北投溫泉浴場的道路,交通的整備使草山成為修學旅行的熱門景點。

隨著民眾休閒需要增加,草山原有的公共浴場不敷使用,臺北市決定建設大型公共浴場,於昭和4(1929)年10月建造完成,命名為「草山眾樂園」(今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主建築為兩層樓鋼筋建築,外牆敷有石塊,入園時間為早上八時至晚上八時,一樓為公共浴場,內部設有商店、撞球場、餐廳。園區內還有鞦韆、溜滑梯等遊樂設施。從臺北到草山有直達的巴士,也可以坐火車到士林,再從士林火車站健行上山。

圖片臺北第三高女學師生於山路合照/ 臺史博 2004.028.3139 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第9屆畢業紀念
臺北第三高女學師生於山路合照/ 臺史博 2004.028.3139 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第9屆畢業紀念

圖片師範學校師生草山活動照片/臺史博 2009.008.0030 臺北第二師範學校畢業紀念冊(1938)
師範學校師生草山活動照片/臺史博 2009.008.0030 臺北第二師範學校畢業紀念冊(1938)

北投公共浴場

北投溫泉公共浴場落成於大正2(1913)年,設計者為臺灣總督府營繕課的技師森山松之助,是一棟西洋式兩層樓建築,一樓有食堂以及浴場,男女浴場分開,設備包含更衣間、放衣箱以及桌椅等。一樓除了溫泉浴槽外,尚設有長方形游泳池。二樓則是木造通鋪(大廣間),讓遊客得以坐在塌塌米上休息,二樓面對北投公園一側,於陽臺設置桌椅,供遊客欣賞公園景致。

關於浴場,已故的前臺灣省文獻委員會主任委員林衡道(1915-1997)先生,提到他就讀建成小學校時,在學校老師的帶領下前往北投洗溫泉的回憶:

小時候曾由學校老師帶同學搭乘淡水線火車至北投溫泉公共浴場泡澡,火車是坐到「新北投站」下車,再走兩百公尺,就到了公共浴場。付了門票後每人可拿一個放衣物的籠子;樓下是公共浴場,洗完溫泉肚子餓,可以到樓上,有午餐供應,也供應零食,例如森永牛奶糖、煎餅或是汽水,二樓是大通鋪,可以躺著休息,也可以下象棋、圍棋或聊天,等到天黑涼爽後,才坐火車回台北。

〈北投溫泉公共浴場憶舊〉,《北投社雜誌》第1期,1996年。

戰後,北投公共浴場曾短暫成為國民黨北投鎮黨部、臺北縣議會招待所以及光明派出所的場地。1994年由北投在地居民陳情,使得建築被指定為市定古蹟,至1998年臺北市政府著手整修成為北投溫泉博物館。

圖片女學生於北投蓬萊閣別館前留影/臺史博 2009.008.0034 私立愛國高等技藝女學校畢業紀念冊
女學生於北投蓬萊閣別館前留影/臺史博 2009.008.0034 私立愛國高等技藝女學校畢業紀念冊

圖片女學生於北投修學旅行途中用餐照片/臺史博 2009.008.0034 私立愛國高等技藝女學校畢業紀冊
女學生於北投修學旅行途中用餐照片/臺史博 2009.008.0034 私立愛國高等技藝女學校畢業紀冊

:::
文化部 LOGO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LOGO

電話:06-356-8889

傳真:06-356-8895

最佳瀏覽狀態:螢幕解析度1280x720